【环评导则伴你读】环境风险导则6:环境风险管理、结论与建议
【环评导则伴你读系列】
这是环境风险导则伴你读系列的第6篇原创文章
说起“管理”,大家基本都明白,一般是“务虚”的内容,包括制度、培训、要求啊等这些。
10.1环境风险管理目标
环境风险管理目标是采用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e practicable,ALARP)管控环境风险。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对环境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监控、响应。
这个可以看做是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选择的原则,既要防控风险,又要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提出太超前或者花费远超承受能力的措施。
10.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A 大气
大气环境风险防范应结合风险源状况明确环境风险的防范、减缓措施,提出环境风险监控要求,并结合环境风险预测分析结果、区域交通道路和安置场所位置等,提出事故状态下人员的疏散通道及安置等应急建议。
这个就需要根据一些规范或者环境风险的相关要求,针对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风险源,要提出风险监控要求,比如视频监控、可燃气体泄漏监控报警器、有毒气体泄漏监控报警器、压力报警器等。
疏散通道一般考虑直接、无障碍、不经过危险区域(个人理解),因为紧急情况下,是很难静下来去思考的。集合或安置建议,主要是要在安全区域,在风险影响范围之外;不是说一有风险事故就在厂区内空地或者厂区大门集合,如果某些事故影响范围较大,集合点也需相应地外移。
B 事故废水
水虽然也具有流动性,但不会像气一样随风飘,飘到相当远的地方。所以对于事故废水,主要就是堵和导流。堵就是不能让事故废水流出厂区,进入周边土壤和地表水;导流将废水引流到我们设置好的事故废水池里面,最好是能靠重力自流的方式,实在做不到,配备水泵。
封堵系统和导流系统应图示给出。
原文:故废水环境风险防范应明确“单元—厂区—园区/区域”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要求,设置事故废水收集(尽可能以非动力自流方式)和应急储存设施,以满足事故状态下收集泄漏物料、污染消防水和污染雨水的需要,明确并图示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的控制、封堵系统。
应急储存设施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储存设施的雨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事故废水池的大小怎么确定?
上面这段话已经明确了,根据设备中原料的量(泄露的物料)、消防废水量和可能的雨水量三个要素综合确定。
应急储存设施内的事故废水,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做到回用或达标排放。结合环境风险预测分析结果,提出实施监控和启动相应的园区/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要求。
已经收集的事故废水,要么回用,要么达标排放,又或者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用其他方法合规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C 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风险防范应重点采取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渗措施,加强地下水环境的监控、预警,提出事故应急减缓措施。
一般项目,如果没有地下设施设备,那么地下水风险管理很简单。主要是源头控制、分区管控和日常监控(监测)。
源头控制就不说了,企业实际技术措施就是分区管控,风险较大的源,地面防渗措施加强,防泄漏措施加强;管理措施就是日常监控,包括日常的巡检(肉眼观察或仪器监测,是否有漏点、是否有明显疑似渗漏情况)和地下水监测。
D 其他
10.2.4 针对主要风险源,提出设立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系统,实现事故预警和快速应急监测、跟踪,提出应急物资、人员等的管理要求。
10.2.5 对于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分析依托企业现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
10.2.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纳入环保投资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10.2.7 考虑事故触发具有不确定性,厂内环境风险防控系统应纳入园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明确风险防控设施、管理的衔接要求。极端事故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应结合所在园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统筹考虑,按分级响应要求及时启动园区/区域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厂内与园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及管理有效联动,有效防控环境风险。
10.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10.3.1 按照国家、地方和相关部门要求,提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或完善的原则要求,包括预案适用范围、环境事件分类与分级、组织机构与职责、监控和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善后处置、预案管理与演练等内容。
10.3.2 明确企业、园区/区域、地方政府环境风险应急体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体现分级响应、区域联动的原则,与地方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明确分级响应程序。
这个其实可以利用一段话总结就行了,要求企业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并备案,且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与园区、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
评价结论就是把前面辨识、预测、分析的结果简要摘录总结一下,写到这里。包括以下几点:
11.1 项目危险因素
简要说明主要危险物质、危险单元及其分布,明确项目危险因素,提出优化平面布局、调整危险物质存在量及危险性控制的建议。
11.2 环境敏感性及事故环境影响
简要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敏感目标及其特点,根据预测分析结果,明确突发性事故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区域和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提出保护措施及要求。
11.3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结合区域环境条件和园区/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明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体系,重点说明防止危险物质进入环境及进入环境后的控制、消减、监测等措施,提出优化调整风险防范措施建议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原则要求。
11.4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与建议
综合环境风险评价专题的工作过程,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是否可防控的结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可能影响的范围与程度,提出缓解环境风险的建议措施。
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须提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要求。
这里说一下,后评价的要求很难判别,因为风险评定导则对风险的量度是评价等级,不是较大风险、重大风险或者一般风险这种分类,所以无法确定到底几级评价属于较大风险(可能其他文件有明确,笔者没留意)。
结语
好了,到这里,环境风险导则伴你读就完全结束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留言指出,望不吝赐教。
读完之后,来个测试吧,看看自己掌握了多少???
转自公众号:不止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