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人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环评之家 > 环评故事

环评故事

日拱一卒 初心不负 ——环评工作进行时

2022-08-24环评故事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不知不觉中,已从事环评工作十二载,真是匆匆一轮回!在评估中心成立30周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20周年之际,推开记忆的闸门,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有初入环评时的忐忑,有上下求索中的艰辛

时光清浅,岁月嫣然,不知不觉中,已从事环评工作十二载,真是匆匆一轮回!在评估中心成立30周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20周年之际,推开记忆的闸门, 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有初入环评时的忐忑,有上下求索中的艰辛,有山穷水尽时的迷茫……好在领导、同事朋友的关怀常在,父母妻儿的鼓励相随,柳暗花明的喜悦甘之如饴,一切的一切都如涓涓细流,滋润了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处角落,谱写出一曲悠扬乐章,协奏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沉香流年成就了我环评工作的芳华!

一、 缘起——感恩相识

2010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刘年丰教授的引荐下,我进入武汉一家甲级环评公司,正式开启了环评生涯。刘教授主要从事规划环评相关工作,在她的指导下,我参与了武汉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环评。刘老师工作极其认真负责,虽年近七旬,但经常带领我们一字一句的修改报告直至凌晨。我们在饱受“折磨”的同时,也快速积累了环评专业技术知识。彼时,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大量的房地产、输变电、市政道路等领域的项目纷至沓来,很快我就开始独立承担项目环评及验收调查工作,从资料收集分析、敏感点现场调查、征求公众意见,到学习使用Cadna/AADMS等专业预测软件,在勤勉工作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意志。

最让人无奈的还是个别建设单位对环评人员的态度,要资料是“一问三不知”,上措施是“一个都没有”,要起批文却是“一刻不能等”,目空一切的背后也折射出其环保意识的极度淡薄和生态责任的严重缺失。尽管诸如此类事情偶尔让环评人感到挫折与压抑,但因有《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加持,明显感觉环评事业依旧在搏击风浪中快速茁壮成长,不断迎接挑战

二、缘聚——珍惜相知

2012年,为解决与女友分隔两地、相距千里带来的不便,我下决心前往北京相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而拼搏奋斗。经过投递简历、笔试、面试、背调等一系列严谨程序后,我终于进入评估中心这个大家庭。在交通评估部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类项目环评的技术评估工作,工作性质和角色发生了180度的转换,从以往的“被审对象”变成“技术审查者”,建设单位也逐渐变得和蔼起来。还记得,在开展西南某铁路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时,与会专家提出在大熊猫不同种群的交流廊道内取消一条辅助坑道,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度,但能显著减轻对“国宝”影响。仅此一项措施大约需增加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环评单位经过沟通和测算,当场拍板采纳建议,并将该条措施写进环评报告予以落实。

但也仍有胆大妄为的建设单位。20134月,我和同事“磊哥”开展北方某市地铁项目的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现场踏勘和技术评估会都比较顺利,但当我们对公众意见调查表中的内容真实性进行电话核查时,不少拟建地铁周边的居民都反映:“这几天地铁施工,机器的轰鸣声一阵接着一阵,而且晚上11点半了还在施工,吵得根本睡不着觉”。好家伙,现在正是环评审批的关口,居然就敢“未批先建”!在得到上级领导“前往现场进一步核实,并注意人身安全”的指示后,我和“磊哥”开始了暗访行动。

到达现场后,发现情况比想象的更糟,施工现场“热火朝天”,而且基本没有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在一户距离施工现场仅10米左右的居民家中,我们脚底不时感受到地铁隧道爆破传来的明显振动,也“见识”到长久影响下已变得“百孔千疮”的墙壁、天花板……现场调查报告上报给生态环境部后,建设单位终因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受到严厉处罚,付出了巨大代价。

这一阶段的环评之路,多数环评人在每日朝夕的轮回中活力满满,也是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中体悟生态环境保护的真谛,也依然保持深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势。

三、缘定——鼎新革故

2015年,随着国家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稳步推进,环评领域开始加快改革的步伐。大量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环评审批大幅“瘦身”,中心的评估项目数量减少近90%。为适应新形势,中心配合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了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创新举措,打出了一套环评改革“组合拳”,形成了环评法律法规、技术导则标准、企业主体责任制度等多项改革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良好态势,为推进环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但同时也面临着环评文件质量不高、效力不足、专业队伍人才流失转型等问题。在此改革大势下,中心研究成立了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评价部,依托单位多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和力量,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深层次、高水平的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我也有幸转岗为其中一员。

此轮环评改革一共取消了4项行政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是其中之一,改由建设单位自主验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2017年底,自主验收制度才实施不久,一家央企所属煤化工企业就找到我们,希望提供竣工环保验收技术服务。我很纳闷,煤化工项目能耗高、水耗大、污染重、很多污染防治技术还不成熟,部里审批向来是慎之又慎,很多项目在中心接受技术评估阶段,就会因选址环境风险大、污染防治措施论证不到位等原因被退回,企业对评估中心也大多是“敬而远之”。现在是自主验收时代,企业居然主动上门委托做验收?对方很是坦承:“自主验收制度的实施确实为企业提供了方便,但谁验收谁负责,企业成了环保责任主体,身上的担子反而更重了。评估中心是国家级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全面梳理项目的环境问题,帮助我们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让我们公司更加安心生产。”

事实上,此时的环评人坚持锚定环评的发展方向,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也正是我们这样的一个个“微小的环评人”胼手胝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用汗水、泪水和赤诚默默地书写着环评的发展历程,去争创无限风光在险峰。

四、缘跻——响鼓重槌

建设单位从最初把环评作为“一纸批文”、取得之后束之高阁,到主动作为、极力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环保意识发生了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重大转变,充分证明了环评制度在响应国家要求简政放权的同时,事中事后的监管同样没有缺位,并将环保责任与压力传导至企业。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写入宪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两山”理论实践成效斐然,政府、企业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发生根本性改变,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意愿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同时,环评发展也进入攻坚期,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的全过程监管体系已基本形成,环评管理领域的任何变革既关乎地方政府、企业和环评工作者,也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底色,更关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鹏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过去三十年,我们永远铭记;未来若干年,我们奋斗不息!让我们携手并肩,昂首阔步,一起迈向更加灿烂的美丽中国!

 

作者:周鹏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文章评论